了。
孩子虽然是自己生的,但怎样教育却由不得家长任性了,若你想做一个合格父母,还真要好好学学刚刚出台的《家庭教育促进法》。
本月23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出台,并将在2022年1月1号起正式实施,这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方面因为这是我国第一次为家庭教育立法,另一方面,也是作为父母这一身份,必须要遵守的专门法律规定。
很多人有些疑惑,孩子是自己生的,要怎么教育难道还要别人来教、别人来管不成?
是的,孩子是父母所生,但他们要成长为将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作为父母或未成年人的其他监护人,今后需要依照《家庭教育促进法》来教育子女。
当然,《家庭教育促进法》不会将每天给孩子做什么饭菜,如何监督写作业这些内容事无巨细地列出来,此项法律是比较宽泛的,对家庭教育方方面面进行规定和指导。
法律规定,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其放大到更加广阔的层面来理解,将其确定为立德树人。
其中明确,国家和社会再不是家庭教育的监督者这一单一角色,而是要从各方面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关于家长频频吐槽和苦恼的学习问题,也一并进行了规定,如果家长还是一味地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留写不完的家庭作业,将涉嫌违法;
法律还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父母分居或离异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以免出现忽略甚至遗弃孩子的事件。
除此之外,法律还规定了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指导社会家长学校、学校家长学校及其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科已发设立非营利性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公检法发现未成年人存在罪错行为,可责令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从前我们都说“可惜为人父母无需考试”,现如今用法律规定了教养孩子的红线,同时提出了科学的教育大方向,将会让家长少走很多弯路,同时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幸运和保护。
家庭教育这一人们眼中的“家事”,随着一纸法律的出台,升级成为了“国事”。
值得关注的是,《家庭教育促进法》不仅明确规定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职责,还明确了学校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家庭教育中应起作用,例如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学校的作用,家长学校需要承担的职责等等。
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社会各界对家庭教育的关注、指导和帮助,也会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效果自然也会更理想。
之前,浙江部分城市还推行了家长积分制度,家长做到是否合格,就要看积分多不多,能不能拿到相关合格证了。
这一事件曾一度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有人赞成,也有人担心父母为了拿合格证而挂网课刷积分。
不过,这一尝试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为如何做家长、社会如何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做出了启发和前瞻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