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和未来的赌博。
当考公、考事业单位、考军队文职都失败时,广州大学的学生陆菲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手上仅有的一份2000元底薪的offer,该不该接?每天晚上,她在宿舍的铁架床上翻来覆去,将近一个月都睡不好觉。实在没办法,她想到了另一条路,延迟毕业。
正常情况下,延迟毕业常被看作是应届生简历的“污点”。一方面,延毕往往是被动产生的,挂科了、学分没有修满、论文没有过关,只能延毕,它意味着学业甚至能力上的瑕疵。而另一方面,延毕意味着和同龄人脱节,在讲究步调一致的社会里,就是输在起跑线。
但现在,选择延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076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可应届生们面临的就业环境并不友好,考公、考研竞争激烈,互联网大厂集体裁员,可选择的工作又常常薪资少、压力大,和预期相差太远。时间不等应届生,那么应届生只好主动寻找更多的时间。
有人决定用延毕的一年时间找更多实习,让自己的简历更丰富,有人要思考清楚,自己到底要往哪个方向努力,有人则单纯想避开这“最卷的一年”。一年下来,到底是受益更多还是内耗更多,一切都不确定,而最难猜测的是,下一年到底会不会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