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建筑培训 > > 为啥欧美大学偏爱小镇,我国高校向往省会?

为啥欧美大学偏爱小镇,我国高校向往省会?

大城市的大学在逐渐增多,而这一现象也在悄然改变着我国高校的整体布局。

被向往的“省会”生活

实际上,今年以来,向省会城市搬迁的高校并不止河南大学一所。

8月26日,山西师范大学在其官网发布一则《山西师范大学医院招聘人员公告》。与以往不同的是,该公告招聘的学校医务人员工作地点并不在山师大此前的校址——山西省临汾市,而是变成了省会太原。这标志着盛传已久的山西师范大学整体迁址太原一事尘埃落定。

此前,早在2019年,原本位于晋中市的山西农业大学便和位于太原市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合署后改名为“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并分成了晋中、太原两大校区。在合署改革一年后,山西农业大学将其注册地也变更为太原市。

在华北地区,石家庄市今年7月发布新闻,提及要推动河北工业大学在石家庄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8月2日,河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揭牌仪式在石家庄举行。伴随着这些动作,河北工业大学回石家庄的消息刷爆河北人的朋友圈。

在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今年1月已经与合肥市人民政府达成合作意向,拟将位于合肥的肥西师范学校成建制并入安徽师范大学,在芜湖办学半个世纪的安师大由此成为“省会大学”。

……

为什么这些原本在非省会城市发展的地方高校,开始“向往”省会生活了呢?

在长期关注国内高校布局的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刘国瑞看来,国内很多高校建在非省会城市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首先是在上世纪50年代工业化建设阶段,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城市、企业、高校共生的现象,这一点在东北地区非常明显。”

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刘国瑞表示,在“大三线”建设时期,出于国防需要,我国在大后方建设了一些与国防工业等相关的高校;“文革”期间,由于中央推行面向工农办学等措施,一些高校也被迁往偏远城市并再未能回到省会城市。

此外,上世纪80年代,我国也曾兴起一场市办大学风潮,导致许多地级市也兴办起了高校。

这些举措几乎全部出于政府的调控需要,而这也是改革开放之前及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的一个重要特点。

“影响高等教育布局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需求决定大学的存在价值,资源决定大学能否生存下去,由需求和资源等构成的空间则决定一所大学在体系中是否具有独立位置。”刘国瑞说,在计划经济时代,上述因素通过政府的调控能够达成平衡状态,加之各地区之间收入等差距不大,城市对大学生存发展的影响不是特别突出。

因此,在政府的统筹规划和计划调控下,各地形成了城市、产业与大学的稳定关系。

然而,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调控方式的调整,在有些地方,这种关系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