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考试主要适用于以英联邦国家为中心的英语系国家(比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新加坡、荷兰、瑞典、芬兰等国家的部分院校英语授课项目首选的英语语言能力证明。近几年基本上所有的美国高校现在也基本接受雅思成绩了。雅思考试分为听说读写四项,每项满分都是9分,最后总分加权出一个满分为9分的分数,基本上8分及8分以上为高分,可以申请任何你想去的学校了。中国大陆区考生总平均分是5.7分。所以如果你考了5.5或者6.0, 意味着你在所有考生当中处于一个中间的位置。
课程介绍
—————
课程名称:雅思精英7.5分课程
班级人数:钻石5人/常规班8-15人
班级类型:全日制/周末/晚班
入学水平:适合雅思6分水平或相同水平的学员,缺少英语答题逻辑训练的学员、在单项上面需要精确深化,需要对高频词进行刷题的学员,词汇量在8000+以上。
课程介绍:
为需要较高分数学员量身定制分科教学方案,精华汇总重难点题型解题技巧,完美诠释听说读写各项评分指标及时找到你出分路上的拦路虎,顺利突破出分瓶颈。
听力:深化听力场景,详细讲解听力学习方法,精听练习,加深学生对真题的熟悉度
阅读:讲解取分词汇及句型讲解,结合例题具体分析拿分要求,结合机经,加大练题速度,多方面讲解所有话题及平行阅读法的训练
写作:结合高频话题,讲解答题思路及方法。讲解提分要求,从构思,用词各方面强化
口语:精讲各类型的话题答题,结合考试机经特训,形成完整的对话及答题模式
杨喻涵
执教教龄:7年教龄
毕业院校: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和汉语言文学双学位学士毕业
背景经历:英语专业八级,国家人事部CATTI翻译资格证书持有者,参加British Council(英国教育文化协会)主办的雅思考试年度工作坊
教学风格:教学思路清晰,擅于深入浅出地讲解考试规律和方法,帮助学生高效备考
擅长科目:雅思阅读
提高雅思听力
—————-—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绝对是雅思听力提升的一大法宝。听力考试过程中,一旦因为紧张或者其他原因分神,很容易造成听力关键信息漏听。
建议考生在听力模考练习过程一次不要超过30分钟。确保30分钟的听力练习高度集中。听力练习过程中,不要三心二意。不建议考生在听力练习后期进行超过1小时的听力泛听。在听力模考练习过程中,建议听力练习时间安排在上午9点,模拟真实听力考试过程。
不能权衡做题的优先性,无法把握做题时间
很多考生在面对雅思阅读考试时,都会感叹时间不够,有的考生会剩下半篇文章没有读完,更有甚者,一个小时只够用来做两篇文章。其中做题速度无法达到要求的原因有很多,词汇量,阅读方法,做题技巧无一不是。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会取舍,不会衡量做题的优先性。专家提示,雅思阅读3篇文章,存在难易程度的差别。考生应选择自己擅长或熟悉的话题文章优先做。而对一篇文章而言,做题顺序可以如下排布:Heading题 —— 填空型题(表格,图示,简答,summary, 完成句子) ——判断题 —— 选择型题(单选,多选),平均每篇文章的做题时间控制在20min, 如时间到,还有少量题目(1-2题)没有做完,可放宽少许时间完成。若还余留多题未完成,建议先舍弃,做下一篇文章,因为不排除下一篇文章,看似文章话题难,但题目容易的情况。难度系数高的题目在每个人面前都一样,我们希望确保容易的题目百分百的拿下。
雅思学员心得
-————-————
李R
我九月在朗阁上了一个月的雅思课程,听力、阅读、写作、口语四个科目都有包括;因为此前对雅思完全没有了解,所以觉得这次课程对我快速了解和准备雅思考试非常有帮助。
当时老师上课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选择题需要理解,填空题需要定位。在此之前,我都是尽力靠理解做题,所以填空题正确率极低,常常会错过答案;听课之后我认识到了定位的重要性,很多答案虽然没听到完整的句子,但是我有些时候可以做到听到单词就知道它是答案。
与此同时,我认为听力是最需要练习的一部分,让自己的耳朵熟悉英语非常重要。在我第一次考试之后,我每天会花大量的时间听王陆语料库,我认为这对于快速提高听力成绩很有用。尤其是数字、拼写这类纯听而不需要思考的填空,更是需要靠练习来让自己习惯。
阅读同听力很像的一点在于,定位非常重要,甚至更重要一些;因为雅思考试过程中很难三篇文章通读,这也是我在课堂上掌握的很重要的一点。依靠词汇、句意甚至结构在文章中对答案进行定位,是阅读的关键。
可能因为我先备考过GMAT,所以阅读速度比较快,这是阅读中另一个重点。我觉得可以通过每天阅读英语文章加快速度,也就是练习。虽然不一定需要做题,或者每一个单词都认识理解,但可以练习自己最快的阅读速度。
结构是写作的重点。说实话,我除了上课和考试,其他时候一次完整的作文都没有练习过,所以写作分数就只能取决于对题目的熟悉程度和阅卷老师的善心。当然并不是提倡这一点,但我只背写作老师给过的结构、例句、词汇就可以做到这一点的话,我认为可以充分说明结构的重要性。